大约五年前,德国开始引入欧盟蓝卡计划,以吸引外籍高科技人才填补德国就业市场的短缺。那么,五年来,收效如何呢?
德国从2013年启用欧盟的’蓝卡计划’,截止目前,这一旨在招揽技术人才移民德国的规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。2013年,获取蓝卡的外籍高科技人才为11290人。而根据德国联邦统计署最新发布的数字,2016年,发放蓝卡数量已经达到17362份,2017年上半年,就已有11023人获取了蓝卡。大约四分之一的蓝卡获得者是印度人,占22.8%。紧随其后的是中国、俄罗斯、乌克兰和叙利亚。
’欧盟蓝卡’是欧盟为方便第三国高科技人才来欧盟就业的一种居留形式,类似于美国绿卡,取名’蓝卡’是为了呼应欧盟的蓝色旗帜。
德国于201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欧盟的蓝卡计划,并在《外国人居留法》中对蓝卡持有者的工资标准作出了详尽的规定。比如,外国申请者必须找到一份年薪税前不低于49600欧的收入,才会获得蓝卡。而专业人才极其短缺的行业,年工资标准也可降至38688欧元,这些行业包括自然科学、数学、工程学、医学(不包括牙医)以及信息通讯行业。当然这个工资要求每年都在上涨。2018年蓝卡要求年薪不低于52000欧元,稀缺人才40560欧。
欧盟蓝卡计划实施至今,一直遭到广泛争议,尤其是工会批评,雇主试图借助蓝卡压低本地薪资水准。
欧盟成员国里,德国蓝卡发放数量最大,但争议也最多。批评者认为,蓝卡并未能兑现方便外国高精尖人才来德国就业的初衷,因为蓝卡获得者中的绝大多数,此前就已经生活在德国境内。此外,各成员国对发放蓝卡的规定和执行情况大不相同,导致了欧盟蓝卡总数中大约87%来自德国,排名第二的是法国。其他成员国发放蓝卡的数量几乎微不足道。
在方便外籍人士进入本国就业市场问题上,欧盟各成员国仍各自为政,对’蓝卡计划’并不买账,比如奥地利就推出了本国的’红白红卡’。有鉴于此,欧盟也在努力改善框架条件,增加蓝卡计划对各成员国以及外籍申请者的吸引力。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,不远的将来,蓝卡持有者将可以在欧盟各国间自由迁徙,转换长期居留的期限将大大缩短,各国关于蓝卡计划的执行条例也将统一化。